欢迎来到:聚龙农业产业合作区网站!

网站LOGO

En/中文

媒体聚焦:《人民日报》大篇幅报道聚龙集团对外投资合作情况

发布时间:2019-04-30 17:22点击量:

4月30日《人民日报》在第16版以题为《天津滨海新区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报道了聚龙集团积极投身“一带一路”建设所取的一系列成绩及具体做法,具体情况详见如下:

天津滨海新区 
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 人民日报 》( 2019年04月30日   16 版)

   微信图片_20190430105300.png


  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天津东部沿海,常住人口约300万,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53公里,管理5个国家级开发区和21个街镇,是北方首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全国第二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津滨海新区抢抓开放新机遇,以天津港为桥头堡,以综合交通体系为保障,以产业对接合作为支撑,充分发挥港口优势、产业优势、开放优势,高质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海铁联运 无缝衔接
  搭建“陆海快速通道”
  滨海新区拥有目前世界航道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大港——天津港,其区位优势明显,背靠雄安新区,是辐射京津冀和“三北”地区的海上门户,是连接东北亚与中西亚的纽带,也是我国目前唯一拥有二连浩特、阿拉山口(霍尔果斯)和满洲里三条大陆桥过境通道的港口,具备多点支持、陆海协同的现代化多式联运服务网络体系。2018年,天津港完成货物吞吐量超过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600万标准箱,连续多年名列全球港口排名前十位,在天津对外开放中扮演着“先行官”角色。
  天津港发挥“黄金节点”作用,打造海向现代化航运网络。天津港有127条集装箱班轮航线,向东开放构建了连通日韩的密集航线航班;向南开放构建了连通珠三角、长三角等国内沿海港口,覆盖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欧洲等国家和港口的海上大通道,全球排名前三位的海运联盟均已在天津港开辟了班轮航线,实现了1.8万至2万标准箱船舶周班常态化运行,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黄金节点”。目前,天津港通达“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港口的集装箱班轮航线50余条,中远海运、马士基、地中海航运、达飞等世界知名航运企业均在天津港开设航线运营。
  天津港发挥对外开放平台作用,打造陆向现代化物流网络。2016年11月底,首列天津至白俄罗斯的中欧班列(天津—明斯克)成功开通,此后又开通了至俄罗斯的津欧班列(天津—莫斯科),将陆桥班列的服务范围延伸到欧洲,实现了对海运服务的补充与延伸。货物经由这一通道,运输成本和运输效率大大优化,有力支撑了中白物流园等“一带一路”海外重点项目的建设发展。同时,天津港以辐射全球的集装箱班轮航线网络优势,积极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在腹地设立一批内陆无水港、区域营销中心、阳光物流直营店(加盟店),辟建了30余条海铁联运通道,搭建起了多层次、立体型物流网络。
  继2018年4月1日在全国港口中率先降费推出“一站式阳光价格”清单之后,2019年4月1日起,天津港集团又进一步下调货物收费项目标准,并为外贸进出口企业提供涵盖报关、码头、堆场等环节全程服务,港口综合费用在全国具有明显竞争优势。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天津港集团公司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近20%,迸发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
  整合资源 创新模式
  经贸合作增活力
  滨海新区依靠自身政策、产业、科技等优势,整合资源,创新对外合作新模式,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深层次开展了农业、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合作。
  中埃·泰达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简称“泰达合作区”)由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与中非发展基金组建的中非泰达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于2008年正式承建,是由中国政府批准的境外经贸合作区。经过10余年的开发和建设,泰达合作区已逐步成为中埃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截至2018年底,泰达合作区共有企业77家,实际投资额超10亿美元,销售额超10亿美元,直接解决就业3500余人。
  泰达合作区一期面积1.34平方公里,累计投资1.05亿美元,已全部开发完成,初步拥有了新型建材、石油装备、高低压设备、机械制造四大主导产业,巨石公司、西电公司、牧羊公司等龙头企业发展状况良好,形成了“横向成群,侧向成链”的产业链条。泰达合作区二期6平方公里,项目计划总投资2.3亿美元。目前,二期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以大运摩托为代表的乘用车制造业产业集群,以泰山石膏为代表的新型建材产业集群,正逐步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促进中埃两国经贸合作。
  2006年,天津聚龙嘉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龙集团”)到印度尼西亚开发棕榈种植园,2013年按照“一区多园、合作开发、全产业链构建” 模式,开始建设以农业开发、精深加工、收购、仓储物流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型园区——中国·印尼聚龙农业产业合作区。合作区规划面积4.21平方公里,计划建设投资13亿美元,包括中加里曼丹园区、南加里曼丹园区、西加里曼丹园区、北加里曼丹园区与楠榜港园区五大园区,目前累计已有17家企业入区。2018年,合作区整体营收实现1.67亿美元,利税实现1400万美元。
  合作区已种植油棕6万公顷,年产棕榈毛油10余万吨,配套建有4个棕榈油压榨厂、1个棕仁压榨厂、1处海港码头、5个内河码头及楠榜港的深加工基地,雇佣当地员工近1万人。合作区初步形成了以油棕为主产业、相关配套产业链集群式发展和产业聚集的重要平台,在“一带一路”建设、农业对外投资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与东道国实现了互利共赢。
  聚龙集团投资兴建水利、电力、道路、桥梁、医院等公共基础设施,改善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聚龙集团还通过各种形式培训外籍员工超过2000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了中国和印尼文化的交流。
  依托优势 瞄准需求
  深挖合作新机遇
  位于滨海新区辖区范围内的天津自贸试验区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国北方第一个自贸试验区,背靠京冀,辐射东北、西北、华北,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天津滨海新区充分利用国家级新区和天津自贸试验区的产业聚集优势和开放政策叠加优势,以及背靠天津港腹地、“临海靠陆”的区位优势,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落地实施一批制度创新举措,着力打造“一带一路”黄金支点。
  目前,滨海新区正在建设“一带一路”综合服务中心,形成备案信息、国际贸易、海外工程、跨境金融、专业服务五大功能模块。滨海新区大力建设国家租赁创新示范区,拥有融资租赁企业超3500家,租赁总资产突破1万亿元,占全国25%。以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企业聚集地东疆保税港区为代表,滨海新区利用离岸租赁创新结构,先后与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航空公司开展飞机租赁业务,促进相关国家加快航空运输业发展,构筑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格局。滨海新区大力推动船舶、海工平台、电力设备、轨道机车等高端装备制造走出去,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中资海外项目建设。中交建、中国中铁、中外运长航等一批重点企业依托东疆保税港区的国家海外工程出口基地,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基地提升海外工程出口的贸易便利化水平,为企业提供资金便利化进出窗口,并为海外工程出口企业相关物资回国提供载体,使保税港内企业成套设备出口、维修及组装都能得到支撑和服务。
  滨海新区还与韩国仁川自由经济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探索构建跨境电子商务中韩多式联运系统;签约建设津蒙经贸合作东疆物流园;积极推进与菲律宾卡扎延、柬埔寨柬中综合开发试验区等经济区域战略合作。

  数据来源:天津市滨海新区区委宣传部


上一篇:下一篇: